制做傳統香品之前,首先要制備好所需的原料,其中核心的成分是香料,它決定了香氣的特征、香的功效、以及香的品級和檔次。
香料包括天然香料和一些中藥材。天然香料,如沉香、檀香、安息香、麝香、乳香、降真香等;中藥材,如遠志、白花、大黃、白芷、丹皮、丁皮等。天然香料基本都可以歸入中草藥的范疇,而中草藥未必都可以當香料。
制香的原料準備齊全之后,就需要將制香所用的香料進行配伍和合。配伍在中藥學上指根據病情需要和藥物性能,有選擇地將兩種以上的藥物結合在一起,藥物配伍會出現一定的相互作用關系。制香工藝上的配伍和合與之有一定的差別,它在講究藥性配伍的同時,更著重于和合,這種和合理論來源于《易經》,追尋天地人的和諧統一。
配伍和合之后,就要進行和料過程,即是將所有的香料進行糅合。在這個環節中,除了工藝配比的要求外,更值得注重的便是和料的先后順序。不同的香品制作,香料的先后順序有著明確的規定,否則香品的功效會適得其反。
和料之后,經成型晾曬,就可以進入香品的窖藏。并非所有的香在包裝后都可以立即使用。有些香還要封存窖藏一段時間,才算完成全部工序,另外,有些香品或香藥在制做過程中也需要窖藏。
香品的儲存方式不同,對香品的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,不同的香品要有不同的儲存方式。防潮濕、防踐踏、防蟲蛀、防火、防變性是其基本條件。為防藥性及香氣混扎,每一品種的香品單獨存放(配方相同,形制不同的香品可以一起存放)。
香餅、香丸、香膏、香粉類香品要放置于瓷罐之內密封儲存,有條件的置于地窖之中當然是更好的儲存方式。線香、盤香類香品放置于木匣內平放,既可防潮、防干燥、防損傷,不至于變形、變彎,也有利于香藥的進一步和合及長久存放。
作為香品來講如果儲存得當,儲存的越久越好。好的香品經長期儲存后,香氣會更加純正而平和,無躁氣,香韻會更加溫潤持久.